我們是誰

認識樂窩

在都市裡,原住民文化失根的困境是什麼?
是失去了族語、知識?
或者失去了傳統祭典、樂舞?
還是失去與土地密切的聯繫?

為什麼有樂窩?

三峽原住民族文化部落(隆恩埔國宅),原先為新北市政府安置居住於大漢溪沿岸的河岸部落所興建的原住民國宅,在入住條件上要求具有「中低收入戶資格」且設籍於「新北市」之原住民族人,因此家庭條件偏向於都市原住民族中經濟狀況不佳,就業能力相對薄弱者。

不同於原鄉有著明顯清楚的部落結構,都市國宅大樓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型態,隱私不足的居住空間、重重限制與規定……在經濟困頓、以及族群間差異等因素下,居住於冰冷建築內的居民,逐漸流失了原鄉的傳統文化,甚至自我認同混淆。

我們原先駐點在國宅內,以兒少課輔班、部落廚房、婦女家庭培力等方式舒緩居民生活困境,深耕將近十年之後,於107年度決心成立「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除了國宅,我們也擴大拓點至鄰近的南靖部落與三鶯部落,以更完整的方式陪伴這群居住在都市部落的人們,建立在地社區互助支持網絡,推動相關社會福利。

我們的看見

經濟困境

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關係斷裂,家族與家族間無法互相支持,好好傳承知識以及生活經驗給下一代。隨著時代變化與貧富差距,為求家庭經濟穩定,往往只能犧牲對子女的照顧,反而衍生其他問題。

認同混淆

都市原住民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特別是正在成長和自我摸索階段的青少年與兒童,面對周遭環境、學校人際互動間潛在的歧視,造成學習意願低落或脫離主流教育,更因為文化的斷層而產生身分認同的矛盾掙扎。

我們怎麼做

2006年投入兒童課後照顧起,我們致力在翻轉都原的困境,為三峽、鶯歌地區中的原住民家庭,以家庭支持、兒少照顧及青少年發展等方式,找到在都市生存發展的路徑。
從國小「兒童課後照顧」的基礎服務起,自學生面,發展出「國高中課輔班」、「青少年社團」、「熱原拳擊隊」;自家庭面,發展出「婦女培力」與「部落廚房」,再延伸至社區中的「長者關懷」與「文化傳承」。
由孩童到部落,環環相扣成一體,我們以共同工作、共同生活之方式,嘗試復甦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族群認同及自我照顧的功能。並且對外串聯活動,讓社會大眾了解這些隱藏在邊緣的都市原住民議題。

大事記

貼圖:D

相關報導

 

聯繫方式

@theworldhaha

02-2677-1170

新北市三峽區文化路210巷9號2樓